企业文化

企业文化

Culture
返回栏目

自贡盐场歌谣与盐工号子

作者:宋良曦 时间:2024/12/17 浏览次数:2

“相沿为风,相染为俗”,我国古代将流传各地民间的歌谣,直接称作风俗。《史记·乐书》称:"博采风俗,协比音律", 古代民间歌谣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劳动群众“徒歌为谣”,词句简练,朴素清新,抒情言志,广为传唱。相传虞舜所歌“南风”,“熏风阜财”,即指的是解池的晒盐生产, 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诗歌和盐业歌谣了。
        自贡地区历代从事井盐生产劳作的盐工,在繁重的凿井、采卤、煎盐,运盐之时,在艰窘、贫困、苦寂的生活之中,直抒胸臆,畅发心声,以歌谣和号子宣泄自己的愤懑,慨叹人世的不平,同时也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挚爱,对未来的希冀。这些歌谣和号子,构成了四川民间歌谣和号子中独具格韵的组成部分。这些格调清新的歌谣号子, 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,朴实的思想感情,令人倍觉亲切,如闻乡音。
        昔时自贡盐场,偶有用囚犯挽车汲卤的盐井, 如遇牛瘟流行,推水牛只大量死亡之时,井商亦雇劳工推车汲卤,这时此种劳作模式,称作“班房车”。在班房车的车房里,这些人肩套“搭背”,伏地而行,拉动沉重的地车,推汲地下的卤水。他们的脚下, 是无穷无尽的路,他们的身上,是无休无止的汗。在沉重的喘息中,曲曲“挽子歌”, 道出了他们的辛酸悲凉和无可奈何的情怀,他们也以此来排遣身上的疲乏和心中寂寞。兴之所至,他们还编唱其他的内容,表达了他们的爽朗和豁达。
      当班房车运行之时,有的井主为了替推水工人解乏,借以刺激他们的积极性,竟雇来勾栏青楼的妓女,坐在推水的大车旁,其位置既在距这些推水工很近,而又刚好在推水工伸手够不着、摸不着的地方。这些妓女,极尽搔首弄姿,打情骂俏之能事,不时还哼哼小曲,其中就有“挽子歌”,现姑录几首如下:
    《挽子歌》之一《天辊辊转地辊辊圆》:“天辊辊转, 地辊辊圆,老娘推水儿赚钱!大的儿来看,小的儿来唆,老娘推水莫奈何。” 《挽子歌》之二《月亮》:“月亮像只船,沉香木做的船,桫椤树做篙竿, 江水滔滔往东流,一颗明珠落火海。” 《挽子歌》之三《送郎》:“太阳落坡渐渐梭,留郎不住早烧锅,娘问女儿做啥子,湿柴烧火烟子多。送郎送在屋当头,手把屋檐眼泪流,娘问女儿哭啥子,渣渣落在眼睛头。送郎送在坝子边,一朵乌云遮满天,唯愿老天落大雨,多多留郎住几天。"
    捣碓凿井是自贡盐场人力机械顿钻凿井法的关键工序,也是盐场最壮观、最艰险、劳动强度最大、同时也必须是多名碓工动作整齐划一的劳作。捣碓工人们都要喊着号子干活, 一方面是为了应着号子的节奏,跳上或跳下碓板,一方面也可鼓劲提神解乏。下面是一种称作“大哨子”的凿井号子:“哨子喊罗应齐点,应得齐来才好喊;我喊哨子为哪件,为把盐
井早打穿!”
    长年回响和萦绕在运盐河道上的船工号子苍远、 粗犷、悠扬,听起来仿佛在波涛上飞动,峭壁间回荡。下面是一首平缓的河面上顺水撑船的号子。《船工号子》之一:“幺嫂幺嘞——死了男人好心焦,背起背篼捞柴烧,路又窄来山又高,谨防遇到大头猫。”船行逆水,不进则退,但那些久经风浪的船工,却面无难色,行起船来,仍然是那样的自在,那样的从容;吼起号子来,依然是那样的潇洒,那样的悠闲。《船工号子》之二:“天连地来地连天,龙恋沧海凤恋山,佛祖爷曾把牟隐念,观音母练的普陀山。读书人练的纸笔墨砚,生意买卖人练打算盘,当兵人练的枪杆杆,掌船人练的撑篙竿,闲言几句随风散·。”
    昔日的盐场,大型的设备如千斤锅、 方锅乃至蒸汽锅炉,都是靠人抬运。 每次得用上数十至百余抬工,为了报路和统一抬工的步伐,都会有一专职人员高坐盐锅或锅炉之上指挥并领唱号子。众抬工边按节奏挪动脚步,边与领唱者唱和。扛运号子由此而生。 这种扛运号子节奏明快,音韵铿锵,内容广泛,充满生活情趣。《扛运号子》之一:“抛抛起闪哟,闪闪起抛哎,闪起那些好,越闪越轻巧,闪起又不重哟, 越闪越轻松哦。幺妹你请坐,瓜子由你剥;瓜子你在剥,看你那双脚。幺妹年纪轻,手拿绣花针;幺妹年又大,明年要打发,打发婆家去,喂奶带娃娃。手提四两油,梳个分分头,头戴栀子花,花儿香喷喷,手拿芙蓉花,花儿红彤彤。面容桃花色,眼儿闪秋波。身穿月白衫,滚的大栏杆: 青布来滚领,白布来滚边;丝巾围腰双飘带,灯笼裤脚红绣鞋。 幺妹来不来,幺妹要做鞋,做鞋何处用,婆家开庚来,看看期程满, 花花轿儿抬,抬到婆家去,牵出新人来。先拜天,后拜地,再拜祖宗入绣围。鸳鸯枕上去,红罗帐上来;三年并两载,生下姣儿来。姣乖儿不乖,姣儿逗人爱。” 《扛运号子》之二《前面一枝花》:"前面一枝花,两眼瞧着她。她也瞧着我, 我也瞧着她;她也难舍我,我也难舍她。难割也难舍,小冤家。天上落点雨,地下有点滑;鞋儿有点烂,脚儿有点软,掉了一只鞋,落了一枝花。情哥前面走,慢慢等奴家,好生走几步,步步现莲花。什么子花哟?栀子花,用手讨,送冤家。”《扛运号子》之三《青菜薹》:“青菜薹,白菜薹,情妹下河洗菜薹,你要菜薹拿把去,你要玩耍(天)黑点来。
    在植根地下千米,穿越时空两千年, 流播巴蜀三千里自贡井盐文化中,自贡盐场的歌谣、民谣、号子, 堪称盐文化的一朵奇葩,构成了自贡盐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系。以上摘录的数首,百不及一,但仍可见盐场风情、盐工情愫于一斑。盐都的歌谣、号子,是那样的轻灵、明快、幽默,比起黄土高坡的音乐,既有区别而又毫不逊色。唱起盐都的歌谣、号子,我们既可受到艺术的陶冶,又可得到深刻的启迪。进一步搜集、整理、解读、研究自贡盐场的歌谣和号子,是盐文化研究的一大课题,同时对深入研究井盐经济史和科技史,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史,无疑将是大有裨益的。